冬季冷冽、春寒料峭,近來又冷又多變的天氣,使得出門騎車或許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然而,對於騎車的狂熱愛好者來說,一年四季都要出門享受騎乘樂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不管你是哪一種人,本期特別規劃的多變氣候騎乘攻略,從各面向詳細切入,將在此傳授在這又濕又冷的天氣中,如何能舒適又安全的享受騎車的過程!

冬春之際騎乘時所暗藏的風險

 

冬季特別的處置措施

台灣的冬季因為地理位置四面環海,每逢冷氣團報到,來自海洋的水氣便每每伴隨著低溫降臨,因此造成環境的低溫與潮溼的天氣型態,對於騎士來說,兩者的因素都會為各種騎乘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在冬季行路方面,騎士們比起其他時候,更是得多加留意會對騎乘安全造成影響的小細節。

首先,最直接而重要的就是輪胎與抓地性能了。在最近的時節當中,由於氣溫與地面溫度都普遍偏低的緣故,因此需花費較多的心力將輪胎溫度提升至正常工作溫度。而在旅程中作短暫停留之後,環境的低溫往往會使胎溫在停留的過程中很快地降下來、甚至回到出發時的狀況。於是將輪胎溫度提升的過程在此就顯得格外重要,在稍後我們將詳細地解說。而為了因應這樣的路況與顧及負重,亦可以將前後避震調校得稍軟一些,使輪胎與避震系統能夠發揮出最高的機能。

除此之外,考慮到冬季時的騎乘服裝勢必增厚不少,為了對應這樣的變化,記得再上路前,將拉桿調整至適合穿戴厚手套操作的位置,也同時確認後照鏡的視野是否被增厚衣物的肩膀及手臂所遮蔽,並重新調整至最佳的視野。

而也許是許多騎士始料未及之處,由於冬日太陽的照射角度較低,因此陽光直射眼睛的機會反而相對較高。因此,不論是佩戴墨鏡、或是配有墨片的安全帽都能減低陽光對雙眼所造成的傷害。 

低溫的環境下,更需多費心思提升胎溫。

 

路面上隱伏的危機

在騎乘上路後,仍有許多在季節變換之際特別容易在路面上浮現的危機。例如說路邊掉落的落葉:有看過頭文字D的讀者,想必對小柏建與拓海一戰中,因駛過落葉打滑而輸掉比賽的劇情印象深刻。的確,在路面上堆積的落葉倘若被輪胎輾過,將對輪胎的抓地力產生影響,尤其是落葉又被雨、露水所浸濕時尤其危險。而不管是因降雨、抑或清晨被朝露所濡濕的路面,也將使得輪胎抓地力大幅地降低。

 

 

想看更完整的文章請參照摩托車雜誌3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