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騎乘攻略
不是要刻意施力,而是放鬆身體
摩托車是靠移動重心過彎,如何分配體重就是決勝的關鍵,雖然腦袋可以理解,但為什麼就是無法順利放鬆力量呢?而且話說回來,為了不要從傾斜的摩托車上掉落或是承受煞車時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真的都不需要出任何一點力氣嗎?只要了解這其中的細節之處,騎乘技巧就會提升到嶄新的層級
-
大多數的騎士無法順利放鬆身體的原因 - 下半身
-
位置無法順利固定 - 雙腿的細節
-
集中重心 - 把體重都交給摩托車吧
-
無形中推擠龍頭 - 正確的手指握把方式
-
行駛後身體哪裡會痠痛 - 每個部位全解析
-
不靠蠻力,靠身體操控 - 煞車、切入、彎中、出彎
利用下盤穩定全身
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外側腳利用膝蓋抵住油箱,而非使用大腿。
在看到騎乘技巧的講座中寫著「向後就坐,將重量加諸在後輪」或是「不要推擠壓迫龍頭」等敘述時,應該都會感到心有戚戚焉吧,所以在行駛的時候也會特別在意這幾點,話雖如此,但還是有許多騎士的就座位置會過於靠前,兩手臂打直推擠龍頭又是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下半身不夠穩定,就算想要坐在座墊後方,身體卻因為煞車時的減速反作用力而慢慢向前滑,這時如果還不用手臂支撐上半身的話,就很有可能從傾斜的摩托車上滑落,也沒辦法承受煞車時的反作用力,所以才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越坐越前面,讓手臂出力推擠龍頭。
位置又滑到前方
「明明知道要向後就坐,可是一旦使用前煞之後身體就往前滑,就算膝蓋用力夾緊油箱,回過神來還是發現已經變成過度靠前的姿勢,不管怎麼樣都得靠龍頭來支撐身體,所以每次在賽道上跑沒幾圈,手臂和肩膀就開始痛了起來……」相信很多騎士都有相同的煩惱。
如果想要維持向後就坐的姿勢時,就要讓上半身駝背,確實將體重分配在後輪,只不過「前傾趴下」的姿勢是不行的,因為想要保持前傾姿勢的話,會彎曲腰部,就好像鞠躬的感覺摺疊上半身,這樣一來上半身的重量會移向前輪,所以騎乘跑車的前傾姿勢,其實指的是不要彎曲腰部將重心放低的意思,舉例來說就像打排球時的接球姿勢,腰部下沉、讓背部拱起呈現弧狀,這樣一來就不會彎曲到腰部,然後縮小腹,讓尾椎感覺陷進坐墊裡,用駝背的感覺自然就能彎曲背部了。
確實的擠壓輪胎
只要放鬆身體,就算不用深度壓車也能增強過彎性能還有助於提升安定性、操駕空間,本章就來研究如何集中重心方式吧。
整個頭部、上半身都面向彎道深處的話,就能簡單地讓上半身移到中心線內側,不要用力扭動身體,訣竅是吐氣並且讓身體往下沉。將體重集中在後輪內側的接地點,可以確實擠壓輪胎增加抓地力,也能發揮強勁的循跡力,用較淺的壓車傾角也能順利過彎。
如果還想知道後續三個部份的放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