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上周末或連續假期,多數車友會選擇把握這難得的時光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不騎遠一點又怎麼會有意義,但一想到騎長途就肌肉痠痛,按照既定路線走卻碰上大塞車,

「我的天啊?全國人民都想到今天要跟我去一樣的地方旅遊嗎?」

到底怎麼樣才能將煩惱拋諸腦後好好的享受旅行時光呢?

 

 

 

「寒冷的天氣到底該怎麼穿才能保暖又舒適更不影響騎車呢?」

 

 

首先要知道,不保暖的衣物穿再多都是徒勞,尤其騎車不僅要保暖,更要防風

衣物的選擇應該以內裡保暖,外層防風為主,如果有防潑水功能更是適合,旅途中若碰到零星降雨,防潑水的外層可以給你充足的時間到尋找安全區域換上雨衣。

騎車不像開車只要坐在椅子上動動腳就能控制車輛,穿著需要注意靈活性,盡可能選擇合身的剪裁及輕盈的質料,畢竟行動不便在變換騎姿或是車身動態都是一大硬傷,誰也不希望騎車這樣拉風的事情上面竟然坐個米其林寶寶。

 

 

「怎麼塞車塞成這樣?!」

 

 

塞車應該是繼行進中下雨之後令人討厭的道路狀況之一,無論是前方的龜速車輛或是行車糾紛、意外,無論哪個原因,遇到的當下只有滿滿的不爽啊!

 

「走高架碰上塞車?那我就先下交流道走平面就好啦!」

 

 

沒錯,這是多數人會有的想法,你有想到這點,其他人也早已料到,結局就是橋上橋下一路塞,問題沒解決反而衍生成大麻煩了

在平常時候行駛主幹道是最快速便利的,但碰上尖峰時段,選擇一些迂迴路線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當然,這並不包含行駛人行道,刻意地繞開幹道而行駛縣道,雖然彎道相對多並且不一定比較省時,但卻能愜意的欣賞風景並避開擾人車流也是不錯的選擇

 

「預防重於治療,等你發現塞車就來不及了」

 

 

部分路段遇到尖峰的上下班時間想不塞車都難,如果早已知道會碰上塞車,不如一開始就做好第二條路的準備,發現車潮有回堵的跡象及早啟動備案才能更有效率地到達目的,當然,如果你已做好塞車的心理準備那也沒關係,就當鍛鍊心智,畢竟誰沒塞過車呢?

 

 

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你也安排好出遊計畫了嗎?

除了景點美食及住宿的安排,行車的路線及行囊的準備重要程度也不容忽視,

旅途的不可測性雖然相當熱血,仍需準備應付大小麻煩的B計畫才能無後顧之憂地享受假期

 

長途旅遊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更多精彩內容,只有在"TOP R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