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菁英大對決 SYM BE A FIGHTER召集令
30菁英大對決
SYM BE A FIGHTER召集令
時間:2014年1月19日
地點:彰化‧溪湖K1賽車場
因應SYM旗下熱銷車款Fighter 150改款為更先進的第六代,今年度的TSR賽事也特別設立了速克達150 C組的級別,而SYM也積極參與賽事,將使用Fighter 150作為戰駒,並針對前來競爭選手名額的各路好手進行篩選,由最後30名菁英來角逐榮耀。
圖&文/KOBAYASHI
各路好手同台競技
從2013年年末就開始籌辦的「Be A Fighter召集令」,吸引了眾多賽車手踴躍報名,在SYM詳細審核選手資格後,並於1月3日公佈30位入選名單,這些選手不但在騎乘上須具備一定的水準,支援體系也要夠健全方能取得SYM的青睞,也更增添了大家對於未來TSR 150 C組賽事中,車隊選手搶眼度及競爭力的期待。
雖然1月29日的第二階段審核內容並不複雜,僅分為面試及術科(賽道騎乘)兩個項目,但絕對稱不上輕鬆,術科除了不能轉倒外,也有許多賽道前輩擔任評審委員,仔細觀察每位選手的細部動作是否到位。而面試官除了SYM人員外,也有現役A組選手會向選手提問,因此連面試也都要用心準備。
嚴密的評分水準
這30位進入決選資格的選手,其實也不乏參賽經驗豐富的強者,不過根據評分人員的透露,實力強不代表一定會入選,所屬車隊是否能提供完善的後勤等也同樣重要,而這也同樣彰顯了賽車運動中重要的一環,選手本身的實力加上整體團隊的效能才是能否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
在術科的測試上所有選手統一騎乘由SYM所提供的六代Fighter 150,一方面除了論及公平,一方面也能證明Fighter 150擁有不俗的性能及全方面的擴充性,要對應賽道絕對是如魚得水。本次活動也由TSR從旁協助,突顯出SYM對於Fighter 150車隊的重視,也期望能在今年賽季取得好成績。
Be A Fighter 召集令 |
|||||||||||
1 |
徐安成 |
6 |
黃培育 |
11 |
李翊輔 |
16 |
唐晟峰 |
21 |
陳政彬 |
26 |
高至均 |
2 |
周東穎 |
7 |
王瑞鈞 |
12 |
魏箕鋐 |
17 |
陳建維 |
22 |
殷開稜 |
27 |
鄭惟鴻 |
3 |
李懿哲 |
8 |
游竣翔 |
13 |
劉興良 |
18 |
林志豪 |
23 |
林宏偉 |
28 |
張瑞文 |
4 |
黃偉紘 |
9 |
沈建佑 |
14 |
張博盛 |
19 |
柯柏志 |
24 |
陳瑞輝 |
29 |
余均哲 |
5 |
吳錫勝 |
10 |
張景軒 |
15 |
陳正杰 |
20 |
李信毅 |
25 |
王文興 |
30 |
朱文健 |
一大早所有人都到齊,看來對今天的甄選充滿期待
確實登錄並領取號碼貼紙,術科測驗時要貼在身上
Fighter 150正在拆除中柱,避免壓車時磨到路面
連老吳都親自跳下來替所有車輛檢查胎壓
新戰駒備受好評
大會將30位選手分為A、B兩組,一組早上面試下午術科,另外一組則相反,避免掉大排長龍的窘境,而考官們也有更充分的時間對選手進行考核,在術科方面,由於當天的天氣與賽道狀況都不差,選手們很快就能進入狀況,將Fighter 150的性能發揮出來,也讓人見識了該車的優異性能。
經過一番術科測驗,Fighter 150在選手間普遍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在動力上輸出十分平順且易於掌控,制動的效果不用修改就能應付賽道的激烈操駕,過彎傾角理想且下吊架設計在彎中車輛更為穩定,作為參賽車種是不可多得的好選擇。
Fighter 150的優異性能是許多選手掛保證的
將選手分成兩組,術科與面試分開進行
術科用車也已經蓄勢待發在一旁待命了
穿上裝備,進入賽道中展現自己的實力吧
六代FIGHTER 150優勢大剖析
下引擎吊架讓全車在過彎時依然能非常穩定
動力輸出十分順暢,在直線段中可以看出端倪
大傾角可以讓選手放心壓車,運動性能十足
原廠配置的制動系統力道讓人十分滿意
重重考驗圓滿歸賦
就算經歷過了緊張刺激的術科測驗,選手們依然不能鬆懈,因為面試的難度不比術科低,四位面試官除了會問制式的必考題外,也會問一些需要充分準備才能確實回答的賽車相關問題,在談吐中自然會替選手打上術科以外的其他分數,因此面試的壓力也絕對不在術科之下。
一整天的考驗下來,SYM也徹底檢視了這30名菁英是否能成為駕馭Fighter 150的戰士,同時也準備了不少小禮品慰勞這些不遠千里來到K1的選手們,但相信對各位選手們來說,能否在場上麾戰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最後獲選的是誰,在這裡先預祝2014年TSR賽事中能擁有不俗的成績。
術科評分官可是由賽道前輩們來擔任
面試的難度不比術科低,要好好準備才行
SYM也準備了精美禮品慰勞選手們
這車怎麼好騎到讓我捨不得下來
各位選手辛苦了,期待放榜那天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