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枷鎖成為負擔

貨物稅, 一個對國家財政稅收有幫助、卻讓老百姓承受更多經濟壓力,以及逼迫產業「倒退嚕」的稅制,從1946年開始就沒有跟著時代腳步改變,尤其當機車跳脫奢侈成為庶民生活一部分之際,政府仍然沒有讓步的跡象,只以檢討再檢討、與相關部位討論來推諉,實際上貨物稅早已是不合時宜的稅法。

 

光陽機車柯執行長至今仍不斷呼籲中央要盡快修正目前政策中不平等的項目,力求能夠達到「油電平權」

 

日前經濟部長沈榮津前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接受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質詢時,邱委員詢問針對貨物稅先減半或者逐年調降再取消,經濟部的立場是什麼?對此沈部長表示經濟部的心態是完全支持且開放對貨物稅調整,但這卻是財政部的稅收,同時貨物稅關係到三個問題,減收後是否能回饋給消費者,再者是提升競爭力,最後則是回饋給消費者之外還要回饋給員工,然而親愛的部長,貨物稅是廠商業者替政府代收,而不是收入自己的口袋裏頭,調降後還要回饋員工和消費者是哪招?別忘了業者只是代收貨物稅而已;另外七期環保已讓業者的技術力再升級(成本也增加),真不知沈部長心中的競爭力是什麼?現在民眾的觀念卻是機車業者賺很大,雖說沈榮津向邱志偉答應表示積極向行政院的平台反應,但2019年蘇揆首肯、蔡總統也同意檢討至今已經將近半年時間,對於貨物稅減免或取消好像一點都沒有動作,嗯…好個以拖待變的戰略。

 

財政部目前對於是否撤回高達17%的機車貨物稅問題態度仍曖昧不明

 

不過國內那麼多機車廠商, 撇開受到政府關愛的GOGORO不說,無論SYM、YAMAHA、PGO、SUZUKI乃至宏佳騰,卻沒有像KYMCO這般公開表示且大聲疾呼「調降」、「取消」貨物稅、「油電平權」,似乎只有一家公開在唱獨角戲,不免讓人有錯覺是在吵著要糖吃,而其他業者就等著收割,要不就是聯合起來一同向政府「說清楚講明白」。話說回來,如果調降貨者取消貨物稅雖國家稅收減少,但卻更能促進整個產業活絡,除了機車本身的銷售增加,零組件供應鏈、汽油商等也會跟著動起來,說不定更能加速汰舊換新的腳步,但政府卻在貨物稅議題上推諉打轉,看來就和「隨油徵收」一樣沒有那個心、也不想去調整「由來已久」的稅收,完全就是一個公務員心態!

 

機車早已不是早年昂貴的奢侈品,而是承擔每戶人家中生計的生活好夥伴

 

但是, 倘若哪一天政府真的佛心來著取消或者調降貨物稅,大家也別高興得太早,因為各部會有本身的「業績壓力」,按照「中華民國萬萬稅」的傳統,說不定會再巧立個名目繼續徵稅,而且對已經免徵貨物稅的GOGORO聯盟來說,最不樂見的當然是燃油機車取消或降低貨物稅,因為電動機車是靠補助與免稅才有今天這般田地,一旦價格差距縮小補助已逐漸減少,那麼電動機車還有什麼競爭力嗎?或許,我是說或許,一些有心人將可能開始運作,讓電動機車的補助繼續、或是阻撓燃油機車業者取消貨物稅,但這已經不是正常的市場機制,而是靠關係、靠關說在做生意,不是嗎?

 

近年逐漸火紅的電動機車產業在政府的補助政策上受到特別優惠的照顧

 

至於貨物稅是否該取消?我個人是相當贊成,如果真要從小老百姓課稅,倒不如從那些製造汙染的大財團下手,只是政客們誰有那個gut嗎?光拿出「出走台灣」來威脅就什麼也動不了(別懷疑,就是有這樣的大財團公開說過),如果按照東森財經新聞於2019年9月的「機車貨物稅擬比較家電!業者不領情」報導中,最後一段提及「不過對此,官員強調,根據全球環保意識抬頭,我國也持續推廣電動機車,電動機車在2021年底前都免課貨物稅,若直接調降燃油機車的貨物稅率,民眾反而會傾向購買燃油機車,不過,若是從汰舊換新的方向出發,消費者得到減稅的優惠,也可以拿來購買電動車,兩者間不會衝突。」,看來政府根本是在替電動機車護航,也是阻礙「正常市場機制」的元兇啊!

 

現今的六、七期車輛其實在排放上已經能減少到與電動車相差無幾

 

雖然目前國內籠罩在武漢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政府也針對不少產業提出紓困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國家需要錢,但貨物稅是長久、紓困是一時,如果真要讓機車產業能永續經營,且不會因轉型而演變成社會問題,政府勢必要在短時間內提出足以說服老百姓和業者的方案,而不是拿出很多理由推諉。

 

更多詳細資訊都在 MotorWorld 418期

網頁商店:https://tinyurl.com/26yvmzfe

全台各大書局、網路書店同步販售

訂閱專線:02-27036108#230

劃撥帳號:07818424

劃撥戶名:摩托車雜誌社

劃撥金額:99元

 

 

貨物稅 機車 電動車 油電平權 MotorWorld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