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對還是錯!?

六代戰一推出之後,原廠懸吊部分市場反應兩極,有人覺得硬得很剛好,同時也被許多人所詬病的就是前後懸吊太硬,為何如此兩極!?我們用不同市場買家觀點,以及用車輛設計角度來看這件事。

 

前叉可使用行程都約在7.5CM左右,也就是你避震器可以運作的長度

 

其實前後懸吊在原廠設定中的行程是沒有減少的,行程指前後可作動行程,例如從一代到六代的前叉可使用行程都約在7.5㎝左右,也就是你避震器可以運作的長度,那為何許多消費者會覺得前叉很硬?

 

原廠前懸吊阻尼棒可以藉由焊接封孔後,再重新開不同孔徑設定流速

 

主要在於預載不足,影響所謂預載的正是內部彈簧,用壓力計測試,六代戰前叉內彈簧磅數一口氣躍升超過30磅以上,而之前的都約在24至26磅左右,加上也加硬的後避震,所以六代在騎士坐上車時,前後避震器根本不大會下沉,一般車輛正常約會下沉1至2㎝左右,作動行程約會在5至6㎝左右,設定對錯這事情實在很難一次解釋清楚,這邊又要從車體來解釋。

 

車重與軸距

六代的總重是增加些許的, 包括軸距也變長(前輪軸與後輪軸的中心點),如果你以荷重前後轉移擺動,前叉與後避震確實需要再硬一點來支撐是沒有錯的,另外或許你是比較激烈操作的騎士,例如跑跑山路,讓前後避震器作動都在預載之後,其實原廠避震器設定的操作性能是還不錯的,前後避震器也不會有觸底的問題。

 

圖為DY推出的六代專用改裝前叉,配合轉接座直上對四卡鉗

 

但你沒有較激烈操作時, 只是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通勤,其實整個前後避震器路感是過硬的,尤其是路面碎震吸收不好,彈跳感明顯,原本應該吸震的行程緩衝作動只有一半時,車頭就稍微彈了起來,那當然如過路面品質是很好的,其實也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這是一個設定比例原則,太軟急煞容易觸地,太硬碎震處理又不好,甚至還會有比較明顯的彈跳感,這跟前幾集中講得不對稱車架又沒直接關係,車架我們講的是剛性與彈性,現在是單純討論原廠懸吊系統設定,整體而言我認為如果是在一般路上騎,原廠設定太硬,但大家的想法如何?那就見仁見智。

 

改善懸吊最直接的方法

如果車友們覺得過硬, 目前改善六代前叉過硬最快的方法,就是直加將內部彈簧換掉,換成24至26磅的彈簧即可,現在坊間都有在賣,材料其實不貴,貴都貴在工資上,然後拆下來是一回事,如果還要連同前叉油道重新設定或是換油,那就又更麻煩了,這是原廠品下去更改的方式,換整組改裝前叉也不是不行,但費用會更高,不過車輛整體的氣勢更具戰鬥感,許多改裝前叉目前也都可以調整軟硬,經費夠的話也可以考慮直接升級。

 

入門款避震器價格約在幾千元而已,性價比也算很OK

 

後避震原廠附有幾段軟硬可調的機能,主要是改變彈簧的軟硬,與內部阻尼無關,效果也有限,最土炮的方法就是挑一邊後避震器,下方直接鑽孔把油漏掉算了,省錢又省時,呵呵!但由於太土炮了所以不建議,換上改裝避震器也是一招,目前坊間販賣的六代後避震器,從幾千到萬元以上都有,建議大家依照自己的經濟考量與使用需求下去購買,東西有時候也不是越貴越好,實用比較實在。

 

專訪RPM均輝企業李經理

在訪問RPM均輝企業李明璽經理後,總結出許多KNOW HOW,李經理表示原廠六代戰的後避震總長是310㎜,也就是31公分長,目前公司市售改裝後避震器總長都設定在320㎜至㎜330㎜,比起原廠多了1㎝至2㎝,公司目前販賣從入門的RR到高階的升壓測可調避震器都有。六代在開發過程中路測相當繁瑣,因為是全新的車型,原先前幾代所累積的數據幾乎都不能用,目前後避震可用行程設定在7.5㎝左右。

 

六代原廠避震器長度為310mm,改裝避震目前都大約多長1cm左右

 

開發過程中發現彈簧BL值設定太軟也不行,太硬也不行真的非常的麻煩,在引擎吊架上先加裝襯套是一招,最後決定搭配疏密型彈簧,利用初期的軟再轉硬的線性變化,搭配在六代勁戰上,李經理表示因為六代戰的後避震,設計比較直的問題,末段最深的位置受力突然會增加,開發初期時常遇到「軟腳」的情況,經過不斷改善,目前市售的品質與水準已經相當好,對應一般消費者或賽車選手使用都沒問題。

 

還有更多改裝資訊都在MotorWorld 430期

網頁商店:https://tinyurl.com/4ccar4bd

全台各大書局、網路書店同步販售

訂閱專線:02-27036108#230

劃撥帳號:07818424

劃撥戶名:摩托車雜誌社

劃撥金額:99元

 

 

YAMAHA 山葉機車 六代勁戰 Cygnus Motor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