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R榮光的街頭戰士 Suzuki GSR750
Suzuki GSR750
承繼R榮光的街頭戰士
擁有純正「阿魯」血統的GSR750,不但是Suzuki的首部Streetfighter,更是讓喜愛「阿魯」卻畏懼過大馬力的騎士引頸期盼的親和車款。跑車的規格、街車的自在操控,造就GSR750的迷人風采。
Rider/Kevin Ash
Photo/Eric Malherbe、Lionel Beylot
天生的野獸基因
所謂的Streetfighter就是將跑車的整流罩拆掉,重新設計成戰鬥化的無罩速度機器。這在歐日各大車廠中早已行之有年,而今,Suzuki也終於跳進來參一咖:該廠決定將GSX-R750改造成街車版GSR750。
一句話形容Suzuki GSR750,那就是它擁有成為一部二輪猛獸的所有基因。除了體內那顆身為該廠招牌的750cc動力心臟外,GSR的重量也壓低到210kg;可別覺得這沒啥了不起,這個數據可是油箱加滿、車子裝滿各式油、水之後的整備重量呢!雖然它算不上輕盈,但試想一下它的鋼質車架以及較低的售價,你便會覺得合理了。何況,這對於拖孤輪等極端操控上都是有益的。
動力輸出 更具質感
引擎方面,Suzuki對這顆跑車心臟做了適當而務實的修改。原本強調高轉強勁輸出的狂暴「阿魯」特性,如今被馴服為更適於街車使用的模式。重新調校的輸出曲線更注重低中轉的扭力,因而氣門也變小以配合較窄的進氣道。此外,不同的凸輪正時及較小的升程、較低的壓縮比,以及修改後的進排氣系統等,也是與原先的GSX-R750 K5相異之處。
另一方面,正當GSR750開始取代Suzuki另一部銷售不佳的GSR600時,兩者之間的比較也被同時凸顯出來,特別是在燃油噴射系統的改良上。原先,GSR600的油門在完全關閉下突然開啟時,會產生擾人的頓挫感;針對這一點,廠方在設計GSR750時已採取有效的修正措施。問題就出在原本GSR600的噴射油嘴與進氣口的角度為60度,每當油門大開時,一些燃油會打在蝴蝶閥的邊緣並聚積在那裡,沒有消散為氣流。這不僅影響供油效率,更導致扭力上的頓挫。因此,GSR750的噴嘴角度改為30度,更加對準進氣喉和閥門,而問題便迎刃而解。
極具包容性的操控
此車的車架仿造跑車的雙樑翼構造,不過為了節約成本,材質是採用鋼鐵而非鋁合金,其餘的部份則與街車無異。懸吊系統方面,只有彈簧預載可調,因此若阻尼與使用場合不夠對應,可能會感覺偏硬。本車的造型和規格說明了這是一部頗具侵略性的托孤輪怪獸,具有銳利的車體稜角、殺氣騰騰的車頭燈、小而緊緻的車尾,以及從腹部下繞行而出的粗獷排氣管。
不過,GSR750實際上並非如此的內涵。要讓它托孤輪,其實是需要少許費點氣力的,尤其是油門和離合器的配合,而即便如此,前輪表現還是有點勉強。這部車天生既不是為此而生,也不是騎來忽左忽右咬彎道,更不是在蜿蜒林道上跳躍的。GSR750較適合在過彎中享受搖擺的流暢,因為其幾何工學較強調穩定與安全性,而非靈活性與激烈操舵能力。
本車的動力部份也顯出相同的性格,可惜的是這也意味著低轉增加的扭力,並未彌補從GSX-R750 K5身上所流失的馬力。犧牲掉的40bhp馬力,並沒有完全轉換成增加出來的衝刺力。平心而論,這的確是顆不錯的引擎,供油方面經過調整後,也幾近於完美:沒有頓挫,也不再有遲滯感,一轉動油門,GSR750便脫韁而出。不過,這種境界只能說順暢,但未達狂暴,而些許的「狂」正是此車最需要的氣質。話說回來,Streetfighter的本位就是這樣,而所幸GSR750具備這類車種的所有樂趣;對那些經驗相對較淺的騎士而言,這樣的動力應該已然足矣。
至於其他老屁股,可能會覺得騎乘感太溫了點,並且會納悶那種「阿魯」的暴力感跑哪去了。另外,GSR750的聲浪也相當中規中矩,就像一般的四汽缸綿密嘶嘶聲,沒有咆嘯,也沒有近年來機車工程師會刻意設計的音質變化。附帶一提的是,把手和腳踏會有高頻的振動,有時會透過坐墊和油箱傳來;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高轉速的時刻。
務實派性能主義
通常,你很難在新車試乘會試出車子的真實油耗,不過根據Suzuki官方說法,此車在這方面甚至比GSR600要節約10%。筆者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實際上路的油耗應該是17.6km/L,而激烈騎乘時大概掉到14km/L。即使這個數值會誤差個8%,但仍屬優秀;以其17.5L的油箱容量來換算,加滿油可跑上320km。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以Streetfighter的標準在談油耗和性能,甚至是外觀。這其實無法道盡GSR750的真實面,因為如此一部不會過激的車款,也很適合成為人生的第一部重機;當然,還是有不少人會將它視為溫和的進階車,尤其考慮到它的速度算得上強悍。只不過,GSR750的親切性方面有個小遺憾,那就是在中速彎按下前煞車時,車身容易立起來,特別當你正騎得火熱而路上出現小東西迫使你得變換路線時。
另一方面,後座也較適合身材嬌小的乘客以及短距離旅程,因為它的空間不大,也沒有東西可抓握。倒是後座的下方有圈環可以拉出,以便勾住行李。
這絕對是一部好車,雖然你不容易找出特定理由買它,但光是外型就相當吸引人了。此外,它雖然沒有諸如Triumph、Ducati或KTM等街車的強烈個性,但價格絕對是勝出的,何況GSR750也比Kawasaki的Z750來得更輕……。
SUZUKI GSR750 Specifications
引擎型式: 4行程水冷並列4汽缸16氣門
內徑 x 行程: 72.0×46.0mm
壓縮比: 12.3:1
總排氣量: 749cc
最高馬力: 106ps/10,000rpm
最大扭力: 8.1kg-m/9,000rpm
車架形式: 雙翼樑混合鋼管
傳動系統: 濕式多片6檔鏈條傳動
燃油供應: 電子燃油噴射系統
前傾角: 25.15°
前懸吊系統: KYB 41m倒叉預載可調130mm行程
後懸掛系統: 單槍後避震器預載及回彈可調
輪胎尺寸: (前)120/70 ZR17M/C (後)180/55 ZR17M/C
前制動系統: 2x310mm浮動碟盤搭配雙活塞卡鉗
後制動系統: 240mm單碟盤搭配Nissin單活塞卡鉗
軸距: 1,450mm
座高: 815mm
裝備重量: 210kg
油箱容量: 19L
考慮到它的速度算得上強悍,因此有不少人將它視為溫和的進階車。
為過彎而生的靈動悍將
適合彎中享受搖擺的流暢,幾何工學較強調穩定與安全性,非靈活性與激烈操舵能力。
引擎在供油方面經過調整後,沒有頓挫,不再有遲滯,一轉動油門,便脫韁而出。
小型風擋加上鹵素聚光頭燈,造型與功能兼具。
充滿攻擊性旗成風格的手把。
採用了確視性極高的數位儀表板。
後座底下是可以放進U型鎖或小東西的置物箱。
擁有Suzuki招牌動力心臟
重新改造而成的二輪猛獸
這台車的造型和規格說明了這是一部頗具侵略性的托孤輪怪獸。
原本強調高轉強勁輸出的狂暴特性
被馴服為適合騎乘的街車模式
外型性感的LED尾燈。
極力排除摩擦損耗候所完成的GSX-R750最強引擎。
STEEL製D斷面雙抱式車架。
直徑310mm的全浮動式碟盤和Brembo制卡鉗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