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S1000RR

 

徹底複製SBK的築夢之路

 

  儘管BMW的S1000RR本身就已經充滿了無比的戰鬥氣氛,但對於車主來說,如何呈現出更讓人感到震攝氣氛的念頭,卻始終是一直纏繞在心中的糾葛。終於,在各個條件逐步的實現下,完成了眼前的這輛BMW S1000RR 改。

 

車種提供:台北匯特(02)2793-7227

 

兼具內在的視覺優先


  如果說改車就是以套用多少零件來衡量手筆大小的話,那這輛S1000RR應該算不上是什麼大改的貨色。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是從車主本身投入多少心力來檢視的話,那麼比起那些只是把零件往車上裝的大改車款,它可是一點都不會有多少遜色的。
  當然,全車許多的部分還是需要改裝市場上的產品來替換。像是可提昇出力的Arrow整段鈦製排氣系統,確保抓地性能的Michelin Power One輪胎,以及來自德國的ILmberger CarbonParts製碳纖輕量零件,加上比賽用整流罩的部分等,就都是廣獲市場上歡迎的知名產品。然而,由於車主本身還想徹底的複製SBK賽車的塗裝,因此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困擾。
  簡單來說,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將需要的圖案與花色交由專業的店家處理。如此一來,只要金錢就可以搞定一切。然而,由於我們的車主想要親自動手處理所有在整流罩上的賽車塗裝(加上一些自己偏好的小小變化),因此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些賽車贊助廠商的貼紙,可全都是車主自己一刀一刀所刻劃而成的。簡單嗎?你不妨自己去試看看吧。因此,雖然說交給專門塗裝的店家去處理會比較快也方便,但在車主自己的堅持下,也終於將原本是素面的比賽用整流罩給完全複製成正式的賽車式樣了。
  解決掉最大也最費時的部分之後,車主在機械方面所做的提昇則是相對地簡單許多。不過話雖如此,在懸吊的部分也是經過了仔細地調校之後才獲得了讓人滿意的表現。因為改裝零件雖然容易取得,但能不能針對車主的需求去設定可是一門更專業的功夫。否則單只是裝上而沒有調校的話,那可是完全無法達到提昇的目的。
  基本上,由於車輛本身的動力非常充沛,加以原廠就配備了電子排檔系統,因此車主只有在排氣系統上做更換。而其他的部分,則是以兼具輕量和視覺的碳纖製品去做變動。那麼,在經過這些的精心調整之下,這輛S1000RR有著什麼樣的表現呢?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以完全呈現賽車氣氛為前提之戰鬥機器

 

 

 

除了Mra的擋風鏡,那些贊助商的標誌可都是車主自己生出來的喔。

 

 

熱血!就是要熱血!


  想像一下,一輛原本就充滿純正比賽血統的超級跑車,在注入了更多的賽車DNA下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我想,那除了會讓人熱血之外,恐怕更會讓人血流不止吧!
  這次的主角:BMW S1000RR,其本身的實力早已經在全世界各地引起話題。事實上,就歐、日兩大陣營直四跑車的比較來說,BMW S1000RR也確實讓日本的跑車們感受到不小的壓力。儘管對許多有品牌情結的人來說還是有不少非議︵像是之前的ABS怎麼會配在跑車上這樣的蜚語︶,但BMW S1000RR終究拿下了連日本跑車也全面跟進的領先地位。
  事實上,在首次跨上這輛德國製造的賽車之際,確實會讓人有一瞬間的錯覺說自己是不是坐在日本跑車上。但在起步之後,完全不同的動力輸出則是讓你立刻驚覺到跨下這輛跑車絕非是傳統印象的那樣而已!
  在動力方面,由於已經解除了相關的封印,因此最大的改變目前只有在排氣系統上做了更動。雖然這樣的變更讓人懷疑會不會影響到低速域的反應,但儘管是這樣,在實際的騎乘當中,卻並不會讓人有犧牲掉低速的遺憾。雖然也懷疑說是不是輸出模式的電子系統所造成的影響,但在變更不同的輸出模式下,也並沒有想像中的問題。

 

 

充沛的動力並不因為更換了全段的鈦管而有所喪失。其昂揚的四缸銷魂音浪,更是迴盪在彎道間的曼妙旋律。

 

 

 

Arrow的競技版全段鈦管,是具有非常銷魂音浪與實際功效的好物。

 

 

 

目前只有換上Ohlins後避震單體,但預計前叉也將換上同樣牌子的高級品。

 

 

 

Michelin Power One的前後輪,是兼具抓地力與磨耗的高性能產品。

 

 

 

來自德國的Lmberger CarbonParts碳纖後土除,好看也好用。

 

 

  不過讓人感到過癮的其實還不止於此。一旦巡航在彎道之際,飽滿又綿密的悅耳四缸聲浪,當下就讓你彷彿是置身於賽車場上令人振奮。不但如此,打開多少油門就感受到多少抓地力的堅實展現,以及電子輔助的快排設計,更讓人毫不拖泥帶水地穿梭在彎道的傾角變換當中。這種從右手的微妙開度到後輪紮實的輸出,以及迴盪在耳中的直四音浪所構成的完美演出,真的會讓你以為才親自參與了一場氣勢磅礡的交響樂團演奏。這種完全嶄新的體驗,的確是讓人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全新跑車氣氛。
  當然,能有這種優異的表現,懸吊系統也絕對是功不可沒的地方。以此次來說,雖然這次的試騎未能趕上前叉的更換︵雖然已經準備好前叉,但目前只有後避震單體是歐老師的改裝品︶,但是單以後避震的更動就能獲得如此的表現,等整組都換上的時候勢必又是另外一番的氣氛了。事實上,在懸吊這邊還有個小插曲。由於在換上避震單體之際,車主並未仔細地設定,因此在早先的騎乘之時總是會有不太對勁的感覺。然而恰好在拍攝之前,由於歐老師避震器的原廠工程師來台指導,因此在經過原廠工程師的仔細調校下,原本有的困擾完全一掃而空。
  總的來說,雖然整體給人感覺沒有太多的變更,但由於換裝上競技用的整流罩,加上全段鈦管的排氣音效實在會給人很熱血的激勵,因此發動引擎後,很容易就讓人不自覺的跟著想熱血一下。所以,儘管與所謂的大改還有段距離,但以現階段的表現來說,已經是讓人興奮到血流不已的狀態了。

 

 

由於懸吊系統經過仔細地調校,因此讓S1000RR整體的操控性能獲得了更進一步的提昇。

 

 

 

車架一樣是Lmberger CarbonParts的碳纖護板,而原廠的快排更是彎道中俐落的秘器。

 

 

 

由於是比賽用的整流罩,因此沒有保安部品的配置。

 

 

 

除了Alpha Racing防倒球,後牌架也是同樣的產品。

 

 

改裝明細

 

Arrow競技版全段鈦管
Ohlins後避震單體
Ohlins防甩頭
ILmberger CarbonParts碳纖後土除
ILmberger CarbonParts碳纖車架飾板
Alpha Racing防倒球
Alpha Racing後牌架
Mra擋風鏡
BMC空濾
競技版整流罩
手工貼紙
Michelin Power One前後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