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環境輕鬆駕馭

就算YAMAHA R3在台灣如日中天,其實許多人都不知道其實R3的全名並不只是如此,YZF-R3,帶有YAMAHA賽事基因的仿賽車款都會冠上YZF的名稱,從老大哥排氣量1000c.c.等級YZF-R1、600c.c.等級YZF-R6、320c.c.等級YZF-R3(部分地區為250c.c. YZF-R25),以及今日介紹的150c.c.等級─「YZF-R15」。

從2015年開始YAMAHA針對自家仿賽車款進行大更新,首先是R1,更高科技配備和電控系統上身,外型也更偏向自家MOTO-GP廠車外觀,也呼應空氣力學,兩年後2017年R6跟隨R1的整體改款風格也迎來大改款,並請來當家MOTO-GP車手Rossi和Vinales而從2011年大致架構沒有太多改變的R15在2017同年底也終於大改款,這次更新讓R15在同級車款中有難以擊敗的戰力。

 

更趨現代賽車體態

R15的外觀與自家MOTO-GP廠車和市售仿賽車款R1和R6有許多相同的基因設計,整體視覺感殺氣銳利十足,藍色主色調遍布在車頭、整流罩和油箱上,但各組件都以其他顏色的鈑件多組件合成,避免大面積同色調帶出肥厚感,黑色調大部分於車體中段作出削瘦車體的感受,銀色調在整流罩下方和車尾提起車體視覺,使R15看起來更為輕盈;車頭更為小巧並搭配上老大哥們的類似Ram-Air的V型大進氣口,兩邊勾勒出細凶眼頭燈,殺氣十足,改變以往R15大頭症的風格;油箱尖銳硬挺也更好夾腿,多組件設計增加層次感以外還有性能高視覺化的鯊魚鰓造型;簍空偷輕三角台在同樣剛性下極限偷輕重量;整流罩多件組合更富視覺層次,利用不同顏色和三角迴力鏢的造型讓整流罩帶出整體車型動感;車尾承襲R DNA,細長車尾搭配左右兩組簍空鈑件創造出賽車空氣力學氣勢;前後腳踏的粗顆粒感磨砂表面和中空輕量化造型質感出眾;這樣的外觀設計也反映出YAMAHA成熟的設計功力,在輕級的小跑車創造出性能感和輕盈外觀。

激化操駕動態感

R15的動態性能表現真的非常有所突破,粗壯的40mm倒立式前叉使前懸吊和多連桿後避震在彎中不但更加穩定,柏油路反應的路感明顯但一點都不會覺得害怕,不會有太多過大的震動回彈到身體上;Delta Box車架和海鷗式後搖臂使車輛動態有出乎意料的穩定感,即使施加許多壓力在車身上還是讓騎士對操駕上信心十足;100/80-17和140/70-17加大輪胎使車輛抓地力更好掌握,另外也提點出原廠有信心透過車輛整體調教的完善可以克服加大輪胎造成的重拖和轉向沉重,整體騎乘上不但動力十足而且車輛也相當靈活;把手下移腳踏上移使騎姿設定更競技,在過彎時身體可以非常自然的倚靠在車身上,把手安裝於三角台下並上移設定使握把與三角台同高度,配合良好的角度即使在全傾角也能流暢的操控油門和制動;整體上的動態感受包含穩定度和操駕極限都與前一代優異不少。

 

更完整的報導都在MotorWorld雜誌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