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umph 2013 Street Triple R 最新改款的NK街車小霸王
Triumph 2013 Street Triple R
最新改款的NK街車小霸王
雖然有人說「一動不如一靜」,為了做修正而修正,往往會畫虎不成反類犬。可是,Triumph在2013 Street Triple R上所上演的「變裝秀」,雖不是十全十美,但絕對瑕不掩瑜。既然如此,又何必守拘泥於原本的設計呢!
文/Kevin Ash
圖/Alessio Barbanti, Stefano Gadda
拉風的「街頭小霸王」
在業績衰退的陰影籠罩下,Triumph、BMW和Ducati這三大巨擘雖然首當其衝,但他們仍不斷憑著更新機種,逆向挑戰市場趨勢,讓銷售繼續長紅。到了2013年,在同級的NK街車當中,Street Triple R遂應運而生。但令人憂心的是,生澀的改良也可能帶來妨礙,進而讓一切努力徒勞無功。
像是去年才追加的新式頭燈,就讓一大票的迷哥迷姊們一頭霧水。許多人都覺得,這只是個毫不起眼的小小變更而已。雖然這就是它「街頭小霸王」風格的極致展現,而且在訴求的力道上,亦不下於它的性能與騎乘感,但舊款的圓形大燈卻似乎更能讓人會心一笑,這不禁讓人覺得更換頭燈真是吃力不討好。然而,如果「街頭小霸王」是部調整了車身設計的跑車,那麼在大多數超跑都具有鑽石型大燈的現在,這款Street的五角造型車燈就一定更合車迷們的胃口嗎?
所幸今年並未有這種微妙的修改,而車燈則是極少數一直沒有改變的東西之一。因此,焦點便始終置於它大量集於中央的設計風格。在設計方面,操控性和靈活性上都有了長足進步,即便少了座位下方雙消音器的那些拉高和後偏式的主體部份,也無礙於它的優質性能。為了配合現代化思維,這些東西已經移至引擎下方,降低了車身整體高度。而更重要的是,把它們移至車子中央後,可以降低其慣性矩(inertial moment),以便讓車子更易於轉彎。這個理論眾所周知,也很容易加以驗證。
人要減重重機亦然
在重量較輕的情況下,車子的後副框架也做了改變,形成重量較輕的鑄鋁合金組合,外觀上亦優於之前的鋼質版。Street Triple R以紅色來突顯這些組件,在外表上有很大的加分效果。與去年的姊妹機種相較,除了後輪變得較輕,修正後的後煞車(新式Brembo單活塞卡鉗與煞車碟)更是一口氣減輕0.7公斤,使得這款新車一共瘦了6公斤。雖然這絕對是好事一樁,但後半部一下子減掉這麼多的重量,也意味著配重上產生變化。換言之,前半部的重量比已由49%提高到52%,而後半部在未安裝彈簧下的質量(upsprung mass)也大減了7%。
不過,絕大部分的「減肥」成果卻是來自於新式的排氣系統,它減輕了3.6公斤。而且拜這麼多主要組件向前移動之賜,本車將曳距略做增加,使其能在不犧牲高速時的穩定性下,讓轉向機構傳動比或是所謂的傳動幾何(steering geometry)變得更為敏銳。Street Triple R的傳動幾何之所以會比Street Triple更為敏銳,完全是因前者的後半部在安裝時要比後者高出20公釐所致,使得如今Street Triple R的前傾角和曳距已分別變為23.4°和95公釐,以取代Street Triple的23.9°和92.4公釐。
而車架本身也是新的,只是某些部份已把邊緣留做側杆(side spar),從原本11個構成部件減少到僅剩8個,大幅降低製造成本,卻只有影響到些許車身剛性。它的搖臂樞軸為可調式設計,加上傳動幾何已略做改變,因而安裝過後Street Triple R要比標準型的Street Triple低些,且每個方向的方向機鎖又額外增加了3°,而達到31°。
求新求變下的傑作
另外,雖然該公司並沒有為搖臂的額外硬度做出任何聲明,可是在搖臂右側有一拱形物體,不但可以潔淨排氣系統,並且又使重量再減輕了0.6公斤。當然,這個設計會無可避免地導致懸吊系統改變,這也意味著前叉配置更動、車尾的後彈簧變得更軟。
值得一提的是,油箱和車體也都是全新的,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特色即是向下延伸且在視覺上更為瘦削的主體部份之配置,這讓該車在外觀上看來較為傾斜。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做了偽裝,以掩飾少了前身較粗短的排氣系統和尾部之後,究竟往前偏斜了多少。整體來說,Street Triple R無論在造型和風格上,都具有獨樹一格的特色,其中包括紅色的副車架、紅色的水冷排側板、細條紋車輪以及後擋泥板。
該車的細部結構亦做了大幅改善。像是在座位下方增加了放置D型機車鎖的空間;增設可設定密碼的智慧鎖;儀錶板追加油錶。至於車牌和數字指示掛鉤也可以快速又輕鬆的卸下,以方便在車道上比賽。還有,在加裝兩個行車電腦後,儀表板變得更具包容性,其中每個行車電腦的最大特色,即是額外增加了一些訊息,如燃料效能標準和燃料續航力、檔位指示裝置、圈速計數器,以及可設定程式的換檔指示燈。此外,還有一組防鎖死煞車控制系統,以及可以另外選購的胎壓讀數器。
超優的油耗絕非浪得虛名
雖然引擎的內部未做改變,但可延伸韌體介面(EFI)在經過重新設定口徑後,燃料會經由新款的節流閥進入燃燒室。而它最讓人大吃一驚的改變,即莫過於那重新設計的蝴蝶孔滑輪組,使其在轉動握把時,節流閥會以漸進的方式打開。相較之下,之前的機種為了保持引擎反應流暢,會在節流閥開啟時讓點火時機受到妨礙而推遲。而在這款車的全新設計下,它再也不需要如此,這對油耗有極大助益。
Street Triple R也在其他細節上讓我們非常讚賞。比如在一般情況下的都會騎乘,其每公升燃料可跑14.1公里(即跑100公里耗費7.08公升用油),一口氣改善為每公升可跑24.41公里(即跑100公里耗費4.1公升用油)。雖然在加足馬力離開都會區後,這款Street Triple R在油耗上的差異會大幅減少,但仍值得為它按個讚。
撇開可藉由全可調式KYB前叉加以區別的外觀差異和傳動幾何差異不談,Truimph已把為了前端負重而設計的可調式避震器、反彈阻尼以及快排裝置的設計列為標準配備,不像Street Triple只列為選配。而在所有改變中,能吸引人的第一樣東西,應該就是它那令人再三玩味的聲響了。新的車架能透過軸承遞送從車頭進入的空氣,那種聲響就如同在你正前方裝了巨大的共鳴箱。假設有一群騎士通過一條長隧道,那至少有一半會換檔、放慢速度,然後打開節流閥,這時便會聽到該車所發出的怒吼聲,勢如驚雷,並且不斷驅使你加速、煞車、供應更多燃氣,然後再度減速。只是,不論為了改善油耗而把節流閥做了何種改變,聽到那醉人聲響時,你會暫時忘卻一切。
NK街車的佼佼者──Street Triple R。
在車架構造更動後,Street Triple R更加輕巧。
Street Triple R十分適合短程旅行。
曾經飽受批評的五角形頭燈,如今也成為一項特點。
車體設計的改變,讓整體造型更為流線銳利。
後方配置新款Brembo對二碟煞,具有減重效果。
「街頭小霸王」的騎乘品質令人咋舌
至於下一個明顯的改變之處便是騎乘品質了,尤其在整個車身的後半部份更是如此。Street Triple R所予人的初步印象就是較為輕柔,舊款車在行駛路況較差的地方時,所產生的些許刺耳聲以及偶爾出現的頓挫,在新款Street Triple R的身上完全消逝無蹤,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流暢平順的感覺。無疑地,這也會對其穩定性有所助益。不過,一旦讓這款車馳騁在公道上,車身後半部所帶來的感覺,就像過去一樣可靠平穩,而不至於茫茫然。它在方向的變換上更加快速,尤其當你真正嘗試時,便更容易在彈指間讓車子忽左忽右的飄移起來。當然,過彎時絕佳的轉向功能也同樣讓人拍案叫絕,而Pirelli Diablo Rosso的橡膠輪胎亦展現出強勁的抓地力。
一言以蔽之,Street Triple R給人一種容易操控以及結實緊密的感覺,甚至比起昔日的舊機種,要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其靈敏度明顯改善,它也激發了大家更多的信心,當然這是多虧車身後半部的那種安全感與渾厚感。還有,騎乘位置已經略做改變,這是因為要呼應車身底盤的設計,使它產生良好效果。另外在測試中,Street Triple R和風鏡顯得十分搭配,在長距離騎乘時屬於選配的風鏡會有助於維持較高速度。不過,你仍會在時速145公里時,發現長距離奔馳要比短途行駛更容易疲勞。
基本上,引擎部份並沒有什麼改變,就和過去一樣吸睛,而這點也毫不讓人意外。由於在進氣時怒吼聲的音量已有所提高,因此造就出一款強而有力且豪氣干雲的基礎動力系統,進而讓快速過彎的更為完美。雖然在最高轉速下,它所產生的快感未若四缸引擎那樣,但它仍是款速度飛快的產品,且絕對可以補償中低轉速下的推力而綽綽有餘。畢竟,高轉數下的105匹制動馬力幾乎不能稱之為「軟腳蝦」。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分鐘轉數從3,000轉起一直到12,500轉,其扭力曲線始終平坦,且均維持在5.9kgm以下的水準,令人驚豔。在每分鐘轉數來到9,750時,它會平順地爬升到6.9kgm的峰值,這表示不管轉速錶的數值多少,車子都可以在大開節流閥的情況下縱情奔馳。
雖是一般水準足可傲視同儕
齒輪比設定較高的一檔可謂有好有壞,像是我們騎乘著它在西班牙馳騁時,在爬上2,000公尺後動力至少下降了15%,因此在那樣的高度下,它並不會帶來多少幫助。當然,這也會讓我們使出更多吃奶的力氣,才能翹起孤輪前進──你可以在指數限制裝置介入之前,就先到達120公里的時速,這種水準在中重量級的車子中算是十分高的。另一方面,這款車也易於操控,比方說通過髮夾彎時,在低速下較不易對節流閥構成傷害,更別提它在都會區馳騁時會更加順暢。
快排裝置(新款標配,舊款選配)在修正過後,只要稍加調整就會帶來極大且意想不到的真正樂趣,不但達成「無縫接軌」,在換檔過程亦變得十分平順。當然你可以大談引擎、傳動裝置,以及底盤等部份,可是這款Street Triple R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卻是其整體的包裝,以及所有的組件是如何攜手合作和互補有無的。簡言之,Street Triple R可謂活力充沛、敏捷,具有極強的特殊風格,更可帶來無比的騎乘樂趣,這些都遠勝於其他同級車。整體來看,此一系列的產品在外觀上都十分的出色,尤其以這款更高規格的R更是如此。可是不可諱言,舊款仍有其可觀之處,而且與其他陽春車相比,已經算是多功能性的好車。
Triumph在Street Triple R的身上做了不少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它始終是同級車中的佼佼者。
絕對性能帶來高度樂趣
輕巧的車身,讓攻彎樂趣備增。
可調式前叉,讓車主能簡單更改預載。
儀表板訊息相當充足,備有續航力、檔位表、圈速計數器及換檔指示燈等。
與前叉相同,單槍後避震亦是高低可調式。
排氣管縮短到中段,符合目前世界潮流。
Triumph 2013 Street Triple R Specifications
引擎型式 |
直列12v三缸水冷DOHC |
內徑×行程 |
74×52.3 |
壓縮比 |
NA |
總排氣量 |
675cc |
最大馬力 |
105bhp /11,850rpm |
最大扭力 |
6.9kg-m / 9,750rpm |
車架型式 |
鋁合金 |
傳動系統 |
濕式多片離合器,6檔鏈條傳動 |
前傾角/曳距 |
23.4°/95mm(Street Triple: 24.1° / 99.6mm) |
前後輪尺寸 |
120/70-ZR17 / 180/55-ZR 17 |
軸距 |
1,410mm |
座高 |
820mm(Street Triple: 800mm) |
濕重 |
183kg |
排檔方式 |
國際6檔 |
油箱容量 |
17.4公升,可跑290km |